News center
真空管自本世紀40年代被發(fā)明以來,一直采用手工方法采血。經(jīng)過收集醫(yī)護人員的使用評價,認為具有如下技術弊病有待解決:
1、真空度設定受大氣壓影響,各地海拔高度不同很難準確的校正,因此采血量與標準量具對比難以達到標準。
2、存在殘留負壓:由于真空管設定負壓較大,實際采集標本量與試管內設定的壓力差值相差較大時,在換管時護士到刻度后就會提前拔針,這樣前一試管內必然會殘留程度不等的負壓,導致血細胞中的氣體溢出細胞壁外,細胞結構受到破壞。
3、無法判斷穿刺是否成功:由于雙向針頭的刺塞針端裝有橡膠護套,刺入靜脈后無回血時判斷穿刺是否成功比較困難,只能憑操作者個人的感覺和經(jīng)驗。傳統(tǒng)的注射器采血,當針頭進入血管后可通過回抽來判定是否穿刺成功,而真空采血管卻不能通過回抽辦法來解決,所以對于充盈欠佳和細小血管采血時需要熟練的技術和經(jīng)驗。
4、手工換管時需要雙手操作,不能騰出手來固定采血針頭,換管時刺入靜脈較淺的針頭會移動導致發(fā)生采血針頭脫出血管外的意外使采血失敗,易引起醫(yī)患糾紛。
5、采血后需要護士手工混勻標本,必須在多管采血統(tǒng)一采血完畢后才進行混勻,此時處于高凝狀態(tài)的病人已經(jīng)發(fā)生了微凝血,血液離體后沒有立即認真混勻可使血常規(guī)和凝血學不合格標本增多,使檢驗結果產生誤差。
6、存在血液倒流體內的安全風險:真空管在負壓耗盡后試管內大氣壓高于靜脈壓時,國外已有病例報告有血液倒流體內的風險?,F(xiàn)在國外的試管都是滅菌的,國內也在逐漸推廣使用滅菌真空管,但是卻增加了制造成本。
隨著實驗室自動化設備的應用和臨床數(shù)據(jù)信息化的要求,迫切需要研發(fā)全自動化采血設備來加快采血速度,減少手工操作帶來的系統(tǒng)弊病。真空采血管一直沿用在工廠內預制真空、預制貼標簽和預制加注添加劑的模式,試管出廠以后,隨著存放時間的延長試管內的液體添加劑會透過試管壁溢出到試管外,導致添加劑的容積減少影響血液與添加劑的正確混合比例,另外,塑料試管也會隨著存放時間的延長負壓逐漸降低使血樣體積不準,造成檢驗結果不準確,貽誤患者的病情診斷。在工廠里加注添加劑均采用連續(xù)式高壓氣霧噴注法,噴入的計量不準確也是影響因素之一。
隨著醫(yī)院檢驗科大型分析儀器以及醫(yī)院信息管理系統(tǒng)(HIS)、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tǒng)(LIS)的推廣使用,條形碼即時打印粘貼技術已經(jīng)在全國各大醫(yī)院開展起來,但是大部分采用手工打印粘貼方式。目前國內外尚無將即時自動選擇試管、自動即時加注添加劑、即時抽取真空、即時自動打印條碼標簽并粘貼在試管上然后自動采血的一體化設備的相關文獻或設備問世。
由于大醫(yī)院門診采血量大、血樣多、采血后急于快速處理血樣上機分析。由于沒有將采血管自動按照要求進行分類處理,挑選出需要離心的血樣后自動平衡、自動離心然后送到檢驗科,無須再做前期處理就立即吸取血樣、進行分析檢驗。目前,在醫(yī)療器械展會上以及醫(yī)院里未見將自動分揀采血管種類、自動進行離心的設備。傳統(tǒng)的離心機均采用直立式或傾斜45度角的結構,試管需要一支支放入離心筒內,離心后再一支支取出來,離心前還需要進行兩側離心管的重量平衡,既耽誤時間還影響速度。難以解決的是如何整體將采血管放入或取出來,自動配平離心管兩側的重量平衡,自動打開和自動關閉離心機的蓋子問題。還有,在離心后取出試管如果操作不慎就會造成血清、血球二次混合而失敗。
7、真空采血管的負壓曲線是滑梯式的呈不斷下降狀態(tài),臨近采血結束時負壓吸力減弱可導致高血粘、高血脂等病人抽不到標準刻度致使采血量不夠。
8、試管成本高:真空管為了長期保住真空,需要高密度材料,成本較高。如果臨時制備真空與加注添加劑可以明顯減低成本,符合醫(yī)改發(fā)展的大方向。